浙江省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全讯新

机电商会通讯第133期
2020-08-24 14:00:43

中国民航局适航司徐超群司长、民航华东管理局

蒋怀宇局长一行调研万丰航空小镇

      3月13日,中国民航局适航司徐超群司长、民航华东管理局蒋怀宇局长一行莅临万丰航空小镇考察调研。民航总局适航处刘晓杰处长,民航华东地区管理局吕新明副局长、范俊主任、钱惠德处长,民航浙江监管局秦刚副局长、黄建明主任同行到访。万丰集团陈滨总裁携万丰航空团队接待陪同。
     徐超群司长一行参观了万丰党建展厅、人武部展厅、科技博物馆,并实地考察万丰飞机制造基地、新昌万丰通用机场、万丰低空保障服务大厅。
     座谈会上,万丰集团陈滨总裁全面阐述了万丰航空产业发展战略规划及愿景,表示要将万丰航空打造成为通用飞机创新制造企业的全球领跑者,要让飞机进入中产阶层。万丰航空事业部刘剑平总经理汇报了万丰航空产业发展历程和取得的阶段性成果,钻石品牌飞机、万丰航空小镇和通航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已成为万丰航空的核心竞争力。
     在听取汇报后,蒋怀宇局长指出,万丰用短短两年时间,已经将航空产业发展蓝图变成了现实,成果丰硕,成绩有目共睹,为中国通航全产业链建设创造出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对华东乃至全国的通航企业具有示范意义,起到了表率作用,华东管理局将大力支持万丰通航全产业链发展,帮助万丰飞行服务站尽快与华东管理局二级飞行服务站联网运行,支持万丰在华东区域范围内率先开展短途运输业务,为“空中一小时交通经济圈”建设贡献力量,并希望万丰航空精准发力,继续当好行业排头兵。
     在总结讲话中,徐超群司长高度赞扬万丰通航全产业链发展特别是在飞机制造领域所取得的突破性成果,表示民航局适航司将加强国际双边合作,为钻石飞机在中国生产制造构建国际平台,将大力支持万丰的飞机适航取证工作,同时勉励万丰在飞机研发制造、工程化建设等方面大胆走自主创新之路,民航局会全力帮助像万丰这样脚踏实地的飞机制造企业做强做精,为“航空强国”、中国通航制造业的快速发展贡献万丰智慧、万丰力量。

 

湖州天能、诺力两企业入选省创新型领军企业

日前从湖州市科技局获悉,省科学技术厅近期公布2018年省创新型领军企业名单,湖州市的浙江天能动力能源有限公司和诺力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两家企业名列榜单。
     截至目前,湖州市已有包括泰普森、超威电源等5家企业入选省创新型领军企业。据介绍,入选省创新型领军企业必须符合研发投入占主营销售收入比例近三年持续保持在4%以上、专职研发人员50人以上、拥有行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核心产品销售收入占比在70%以上等条件。入选后,企业在申报省级科技项目、创新载体建设、创新人才和团队建设等方面将获政策支持。

 

台州连续两年高新技术产业增速全省第一

日前,省科学技术厅公布第二批省创新型领军企业名单,浙江双环传动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榜上有名。就在不久前,双环传动参与研发的《复杂修形齿轮精密数控加工关键技术与装备》项目获2018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成为台州市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
  近年来,双环传动在传统车辆、工程机械和精密器具等基础上,深度布局工业机器人、新能源、高铁等新兴领域。去年,总投资15亿元以上的双环产业园投产,承担轨道交通产业化、吸能能源企业传动齿轮产业化、自动变速箱齿轮产业化、工业机器人rv减速器产业化四大项目,预计产能可达30亿元。
  “双环传动是近年台州市高新技术创新发展的一个缩影。”台州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2018年台州市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621.81亿元,同比增长15.1%,增速居全省第一,高于全省5.7个百分点。至此,台州市已连续2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全省第一。
  近年来,台州市通过孵出创新“活化能”,创新平台能级快速提升,科技活力不断涌现。去年全市共引进南科大台州研究院、深圳·台州创新中心等科创平台16家,累计70家;成功创建玉环水暖阀门等省级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4家;新增台州星空众创空间、浙东智库等省级众创空间11家,为历年之最;首家“飞地孵化器”落户杭州滨江。
  同时,不断育强创新“生力军”,实施台州“科技新长征”“十百千”科技企业培育工程和“百企创强、千企攀高”活动。去年,全市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63家,新增数为历年之最;新增省级科技型中小企业865家,累计3787家,总数比2016年翻番。杰克缝纫机、双环传动2家企业入选第二批省级创新型领军企业,总数居全省第三。
  此外,在供足发展“源动力”上不遗余力,深入开展“500精英计划”“人才新政三十条”等重大人才工程,鼓励并扶持高精尖创新人才项目落地、科研人员离岗创业,并在全省率先将对高层次人才创业企业的扶持纳入创新券政策,根据人才等级给予8万元到20万元不等的补助。2018年共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专家20个,省“千人计划”专家23人,省级海外工程师24人,引进“500精英计划”创业项目87个。
  数据显示,2018年台州市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增加值比重为56.4%,全省第二;新产品产值1851.17亿元,同比增长30.1%,增速居全省第二。新产品产值率36.95%,增速居全省第五,同比提高4.4个百分点。


杭州工厂里大批人工智能开始替代人力

    做一套汽车轮毂轴承单元的生产节拍,原来要十来分钟,现在只要18秒;以前,凭着经验生产出来的橡胶,合格率只有92%,现在已经能达到98%;过去,制作一套样衣需要7天时间,现在只需要2天就行……数字化,正在不断改变着杭州传统产业。
  眼下,数字经济已经成为世界公认的驱动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的重要引擎。
  3月1日上午,“三化融合”比学赶超实地考察团来到萧山的兆丰机电。这是一家做汽车轮毂轴承的企业,产品远销美国、加拿大、德国等国。
  在兆丰机电的一个展厅里,考察团成员看到了辆小车子。它的外形看上去相当简易,不过,兆丰机电董事长孔爱祥说,“能开的”。
  这辆“车子”其实只是一辆电动汽车的底盘,长约2.4米,宽约1.5米,最快能开到100公里/小时。这辆“车子”,兆丰机电的人只用了3天时间就造出来了。“以后,这种车子有可能会替代电瓶车,而且价格也不会贵。”
  不过,兆丰机电厉害的地方,远不在于3天造出一辆“车”子,而是它的“工业大脑”。
  这几年,虽然兆丰机电做得越来越大,但员工却越来越少了。
  “以前有800个人,现在只有500个人了。”兆丰机电董事长孔爱祥说,“因为都是机器人在出力,机器换人。”
  如果听到“机电”这两个字,你就觉得这里的人干的都是重活,那你就错了。在兆丰机电的生产车间里,一条“上任”不久的新生产线,就能让“兆丰”迅速具备年产500万套第三代汽车轮毂轴承单元的能力。其他生产线要380名工人,这条线上,即使把仓储人员也算在内,也还不到50人。原因就是,很多活都由机器人干了,而且干得更快更好。比如,做一套第三代汽车轮毂轴承单元的生产节拍,现在只要18秒,要是放在以前,起码要10分钟。
  孔爱祥说:“来这里上班,早上拎着一个公文包就能来了,就跟去大楼里的办公室上班一样。”在车间里,员工只要操控电脑就行,一支支机械臂和机器人会替你组装零件,也会帮你搬运物品。
  对了,在生产车间的门口右侧,还有一个超级大的屏幕,那是兆丰机电造的“兆丰工业大脑”,它能把散落在车间的各个数据收集起来,小到一个刀具的位置和寿命,都算得一清二楚。这个“大脑”能干不少事儿,能预测轴承故障,评估剩余寿命,给你推荐维修厂,还能提醒你要进行维护保养了。
  在这个大屏上,能看到使用兆丰产品的车子的各种信息。工作人员演示了一下,只在触屏上一点,大屏上就显示,有一辆正在福州市闽侯县开的车子的轴承温度已经达到了70℃,边上大红色的字显示:温度过高。“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就会提醒车主到附近的维修店进行保养或维修。”工作人员说。
  一直以来,孔爱祥都有一个愿望,就是要“把铁疙瘩做成有温度有灵魂的产品”,产品智能化,让他觉得“这件事情越做越兴奋”。“以前觉得根本没法实现的事情,现在已经很有希望去完成了。”
  数字经济,实现了对传统制造的智能“再造”,眼下,杭州一大批工业企业,正像兆丰机电一样,走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的转型路上。

巨星科技成功收购北美五金龙头 加速杭企国际化

   杭州企业“走出去”该如何适应全球化高速发展的步伐,快速跻身行业前列?海外并购成为很多企业的实践选择。3月1日,杭州巨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再次发力,顺利收购了北美最大的门窗可替换五金件供应商prime-line products 100%股权。而这是其继收购美国arrow、欧洲lista后,收购的又一家当地市场的明星企业。
  巨星科技是全国五金工具行业的龙头企业,也是浙江本土跨国经营30强企业之一。通过坚持自主研发和打造自有品牌,该企业形成了覆盖全球的销售渠道,产品进入北美、西欧、中欧、大洋洲等全球主要市场。近年来,聚焦全球并购,巨星将多个国际知名品牌收至麾下,找到了中国企业走向国际的“捷径”。如此前收购的arrow,是美国手动、气动、电动射钉枪和耗材这个细分领域的百年品牌,是名副其实的行业老大;而lista则是欧洲专业工作存储第一品牌。
  借助“他山之石”快速获取先进技术和当地优质渠道,这样的做法对巨星科技的发展推动作用明显。2018年,在全球国际形势错综复杂的大环境下,巨星依旧交出了一张亮眼的成绩单——营业收入59.32亿元,同比增长38.57%;净利润7.39亿元,同比增长34.67%。
  而此次收购的prime-line products company,拥有完整的全球供应链,强大的制造能力和悠久的自主品牌。“prime-line的加入将进一步提升巨星北美的服务能力,加大巨星北美市场占有率。”在巨星董事长仇建平看来,prime-line丰富的产品类型、强大的分销体系、完善的物流体系和知名品牌效应,都将进一步提高巨星的国际竞争力和全球影响力,加速巨星的国际化进程。“未来几年,我们还将继续加大国际化战略,深挖渠道,加速实现巨星的高质量发展。”
  实际上不仅仅是巨星,海外并购目前已成为杭州企业境外投资的主要方式之一。2018年,杭州实现境外企业中方投资额81.72亿美元,其中新批境外并购项目58个,中方投资额52.63亿美元,同比增长了3.29倍。

 

湖州市工业“大好高”项目投资势头强劲

   这几天,位于长兴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年产15万辆乘用车项目现场机声隆隆,热闹异常。作为今年湖州市的重点项目之一,该项目已处于全面建设状态,未来将购置国际先进水平的全自动冲压线, 1000多台智能焊接机器人、涂装机器人、装配机器人等生产和检测设备,形成冲压、焊装、涂装、总装四大工业智能制造生产线。
   一边是项目开工,另一边不少竣工项目企业也早早开始调试设备,冲刺着新一年度的“开门红”。位于德清县钟管镇南舍工业园区的浙江约拿汽配科技有限公司从年前开始就忙碌了起来,目前企业投资3亿元打造的年产50万套制动钢背、 30万套制动器衬片等汽摩配件项目已竣工,设备均已安装完成,处于试生产中,预计达产后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税收超千万元。“‘大好高’项目在工业投资中发挥着主导作用,近年来湖州市严把认定关,入围‘大好高’项目的质量越来越高,有效推动着工业经济的健康发展。”湖州市经信局负责人表示,去年,全市新引进工业“大好高”项目137个,新开工项目170个,竣工投产项目67个,三项指标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此外, 2015年至2018年间,湖州市引进的首期固定资产投资10亿元以上工业项目达41个,目前在建37个,竣工2个。
   从目前招引的区域看,湖州市在长三角区域中的地理优势正在持续放大,去年共有来自长三角地区的115个项目成功落地,占到了全年总数的八成。“大批优质项目的成功落地还得益于湖州市开展的工业‘三未’土地处置。”该负责人说,自2017年11月开展“三未”土地处置专项行动以来,全市已累计处置625宗低效工业用地,涉及面积2.7万亩,处置完成率99.53%,仅2018年一年就通过腾笼换鸟或租赁盘活项目53个。
   据介绍,今年湖州市将继续坚持招商引资“一号工程”不动摇,继续开展工业“大好高”引进推进工作,集全市之力谋划优质项目落户,力争2019年全市新引进并开工工业“大好高”项目130个以上,力争竣工工业“大好高”项目60个以上,完成投资额180亿元以上。为保证项目质量,有关部门将不定期开展现场走访工作,深入项目推进第一线,加大项目监管力度,建立真实可靠的项目库。

 

民营火箭“朱雀二号”蓄势待发

说起火箭和航天的研制,恐怕很少有人会想到浙江,更不会想到亚洲最大的民营火箭制造工厂其实就在我们身边。

近日,落地湖州的民营火箭制造商蓝箭航天对外宣布,蓝箭动力团队攻克一项关键技术---激光焊接夹层喷管技术难题。随着此项技术的突破,中国民营商业航天领域的首款中型液体运载火箭“朱雀二号”及其配备的80吨级液氧甲烷发动机“天鹊”(tq-12)正在湖州紧锣密鼓地研制中。
  据了解,喷管是火箭发动机推力室中的重要装置,负责将推进剂燃烧产生的高温、高压燃气的热能转化为动能。可以说,它是火箭发动机性能的保证。
  而喷管夹层制备对大推力液体火箭发动机而言十分重要。火箭发动机在工作时,喷管需要承受燃气剧烈的高温加热状态,使用推进剂对喷管进行冷却十分必要。具体而言,就是将喷管的结构做成夹层,让推进剂在进入燃烧室之前,先在夹层里高速流动,带走燃气传给喷管的热量,以保证喷管不被烧毁。
  “天鹊”(tq-12)80吨发动机喷管直径在1m以上,焊接用时仅2天。据该企业的负责人介绍,随着后续工艺的进一步成熟,具有压缩至10小时以内的潜力,相比传统的喷管制造工艺,制造周期和成本大大降低。
  据介绍,蓝箭航天的这项技术为国内首创,并已经申报了专利。蓝箭航天创始人、ceo张昌武表示,这表明了蓝箭的自主创新取得了重大成果,“核心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不仅极大缩短了‘天鹊’发动机的研制周期,降低了成本,也证明了公司坚持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决心,也为航天制造工艺的多样性进行了一次有力的探索。”

  去年,蓝箭航天选择落地湖州,作为中国唯一一家具备先进液体燃料运载火箭研发能力的民营企业,也是目前亚洲最大的民营火箭制造工厂。蓝箭航天拥有170余名火箭总体、动力等研发人员,平均工作年限超过12年。该基地主要承担蓝箭航天火箭、火箭发动机的研制生产及总装、火箭发动机及组合件的液态试验等工作。预计到2022年,就可以形成每年200台火箭发动机、15枚液体火箭的生产能力。
  “目前,浙江正大力推进传统制造业向高端制造和高科技产业转型发展,火箭的研发制造、发射和运行是目前最高端的技术之一。”湖州开发区管委会负责人表示,蓝箭航天的落地对湖州发展高技术产业将是一个先导,将有助于湖州进一步集聚高端技术人才力量。


1-2月我国外贸运行情况

     2019年3月13日商务部外贸司负责人介绍:根据海关统计,1-2月进出口4.54万亿元,同比(下同)增长0.7%。其中,出口2.43万亿元,增长0.1%;进口2.12万亿元,增长1.5%;顺差3086.8亿元,收窄8.7%。(按美元统计,1-2月,我国进出口总值6627.2亿美元,下降3.9%。其中出口3532.1亿美元,下降4.6%;进口3095.1亿美元,下降3.1%;贸易顺差437亿美元,下降13.6%。)

     国际市场布局看,1-2月,我国对欧盟、东盟、日本和韩国等主要市场出口分别增长7.5%、7.0%、3.7%和9.8%。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合计1.28万亿元,增长2.4%,较整体增速高1.7个百分点,占外贸总值的比重提升0.5个百分点至28.2%。我国对美国出口、进口分别下降9.9%和32.2%。

     经营主体看,1-2月,民营企业出口1.21万亿元,增长3.6%,占出口总值的比重为50%,继续保持出口第一大经营主体地位。国有企业出口2395.9亿元,下降5.7%。外商投资企业出口9727.9亿元,下降2.6%。

     商品结构看,机电产品出口1.42万亿元,微降0.4%,占比达58.3%。其中,集成电路、计算机及部件等产品出口金额分别增长28.6%和7.9%。服装、玩具等七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4671.4亿元,下降3.9%。

     贸易方式看,1-2月,一般贸易出口1.43万亿元,增长3.6%,占比提高1.8个百分点至58.9%。加工贸易出口7271.3亿元,下降4.9%。

 

 

 

  1. 企业管理杂记

 

吉利打造“行走的中国名片”

  8年前,吉利控股集团并购瑞典豪华汽车沃尔沃汽车公司曾震惊全球。经过长达3年的谈判,2010年8月,吉利控股集团最终以18亿美元,最终拿下了这座拥有82年历史的老牌轿车公司。吉利一鸣惊人的背后,是掌门人李书福的壮志雄心。
  品牌形象和价值提升,对于中国车企来说一直都是一个挑战。
  好的品牌必须有强劲的产品和技术做支撑。如何破解汽车工业底子薄弱、技术积累不足的难题呢?最快速的掌握核心技术、弥补短板的方法就是并购——以并购换技术、用技术换市场。吉利掌门人李书福曾表示吉利要“两条腿走路”,其中之一便是“并购海外的成熟技术、成熟零部件、成熟汽车公司”。
  在吉利控股集团收购沃尔沃汽车之后,吉利汽车与沃尔沃优势互补,充分发挥了集团内部的资源、能力协同作用,产品研发技术得以实现“弯道超车”。2017年,吉利汽车总销量达124万辆,同比增长63%。“吉利造车20年累积销量达700万辆,这对于吉利汽车和中国汽车工业来说,都具有里程碑意义。”相关负责人表示,2018年上半年,吉利汽车共销售76.66万辆汽车,超过本田、丰田和日产,成为了中国第三大汽车制造商。
  而吉利实现全球布局的脚步并未就此停止。近几年,随着我国“走出去”战略的实施,吉利控股集团国际市场拓展和对外投资取得快速发展。近两年,吉利控股集团进一步加强了海外拓展,做出了入股马来西亚国家级品牌宝腾汽车并且控股豪华跑车品牌路特斯,收购美国太力飞行汽车公司,收购沃尔沃集团8.2%的股权以及戴姆勒9.69%的股权等一系列大手笔收购。获得国际“血统”的吉利无论是在研发、制造、采购、营销、人才培养以及国际化视野等方面,都形成了全方位的国际化体系能力。
  李书福 “两条腿走路”战略的另一方面,就是要开展大规模的人才培养培训,要招聘全球范围内的优秀汽车行业精英分子,汇聚到吉利汽车的旗下,为吉利汽车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的提升提供支持。
  在杭州、宁波、瑞典哥德堡和英国考文垂,吉利设立了4个研发中心,其总研发人员超过1.5万人。“研发人员中光是外籍人员就达到了3000人,他们来自全球30多个国家,集合了汽车创新领域的众多一流专家,大批造车精英协同合作,使我们真正拥有了‘最强大脑’和独特的工程师文化。”董事长李书福希望在这些一流人才的带动下,形成吉利自己的“人才森林”。
  通过和沃尔沃的合作,吉利对人才的要求培养进一步优化,企业希望培养出一大批既有全球视野,又有本土思维的工程师。吉利汽车研究总院领克研究院车型总监徐洪赞回忆说,当年有一个供应商,在做吉利项目的时候,展示的是十几页的ppt说明文档;而在吉利收购沃尔沃之后,展示的是100多页的ppt文档,这10倍的差距至今让他印象深刻。事后徐洪赞才从供货商处得知,因为做吉利老产品线配件的时候,企业提不出太多需求,所以供应商都是按照尽可能最低的标准供应配件。这件事也让徐洪赞深刻地意识到他们和沃尔沃工程师在产品工艺上的巨大差异。
  在之后的一个个项目合作中,徐洪赞和同事们开始改变研发思路,使吉利品牌轿车逐步缩短与沃尔沃轿车的差距。
  在精品车战略指导下,吉利和沃尔沃共同研发了一款“聪明的汽车”。“领克,我很热!”在车里喊一声,空调就打开了。这款车子不但能开空调,还能自适应巡航,自带4g网络,点歌、订餐、导航样样在行,它在全球制造,并且在全球销售。“这是一个极具跨维精神的创新汽车品牌,它生而全球,开放互联。”负责人表示,产品的设计和研发基于吉利和沃尔沃联合开发出的称为cma的基础模块架构。吉利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公关副总裁杨学良认为,目前全世界整车打造竞争的核心关键,cma基础模块架构的开发和运用,得以让吉利在未来10到15年,处于全球汽车行业中的领先位置。
  而在新能源领域布局方面,吉利汽车发布“蓝色吉利行动”,实现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吉利整体销量90%以上。同时,吉利不断向互联网科技、智能技术推进和发展,携手腾讯入股动车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并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合作,拓展更广泛领域的无人驾驶、车联网等技术和应用方面的合作。
  30年的发展历程,使吉利实现了从“造老百姓买得起的车”到“造每个人的精品车”的华丽转身。

 


 

 

 

上一篇:机电商会通讯第134期
下一篇:机电商会通讯第132期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