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全讯新

机电商会通讯第183期
2023-10-31 09:26:22

 

机电外贸:压力之下更显韧性

       今年以来,受多重因素影响,中国外贸承压前行,中国机电行业也不例外。在此形势下,中国机电外贸顶住了压力,展现出了强大韧性。海关总署统计,今年前8个月,中国机电产品累计进出口18769.1亿美元,同比下降7.4%,占货物贸易总额的48.2%。其中,出口额和进口额同比分别下降3%和15.8%。

  今年前8个月,曾是中国优势出口产品的手机、集成电路、计算机等消费电子类产品出口持续低迷。然而,机遇与挑战并存,“新三样”——新能源汽车、锂电池,以及太阳能光伏出口火爆,折射出中国经济的新动能。据统计,“新三样”出口额合计1012.37亿美元,拉动前8个月机电出口2个百分点。其中,电动载人汽车出口额258.14亿美元,同比增长115.78%,领路各外贸产品。船舶、汽车零配件、通用机械出口额同比均有明显增长,其中,液晶显示模组、汽车零配件、计算机零附件等中间品对墨西哥、印度等市场出口增长明显。

       对此,业内表示,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陆续出台的一系列稳外贸政策措施综合效应正在持续显现,再加上完备的产业体系和生产能力,2023年全年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有望企稳回升。

 

中国商飞—卧龙电驱“航空电动力系统事业部”揭牌成立

       10月11日,卧龙电驱中央研究院与中国商飞北京民用飞机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国商飞北研中心”)共同打造的“航空电动力系统事业部”正式揭牌成立,标志着双方合作迈进新阶段。

       卧龙电驱集团董事长庞欣元简要介绍了卧龙“一二三”发展战略和电驱、光伏、储能等产业的布局情况。他表示,中国商飞与卧龙电驱强强联手,必将在电动航空领域取得新的更大突破。

      中国商飞北研中心主任、党委副书记钱仲焱肯定了项目取得的成绩,希望双方在航空电动力领域进一步深化合作,研发全球领先的航空电动力系统,加速电动航空技术的商业化应用。

       卧龙电驱中央研究院副总裁刘栋良博士汇报了中国商飞北研中心与卧龙电驱在电动航空领域的项目进展情况。

       随着全球对环境保护和碳排放的关注日益增强,电动飞机有望成为未来航空出行的重要选择。以本次正式揭牌为起点,事业部将充分发挥双方的优势,共同致力于电动飞机电动力系统的设计、制造和测试等全流程工作。双方的合作在推动电动飞机技术发展的同时,还将有力促进中国航空产业的转型升级,帮助中国航空业向绿色、可持续方向发展,为打造低碳航空运输体系贡献力量。

 

天通获浙江省级绿色低碳工厂

       10月18日,浙江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网站发布了《关于公布 2023 年浙江省级绿色低碳工业园区、工厂名单及动态管理结果的通知》(浙经信绿色〔2023〕225 号)。天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入选浙江省级绿色低碳工厂。

       天通公司作为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一直致力于推动环保、节能和减排工作,将绿色低碳理念贯穿于设计、生产制造和销售全过程。遵循“3r”原则,公司制定了企业标准《软磁铁氧体绿色设计与制造通则》,通过绿色设计和制造活动,降低产品整个生命周期中对资源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最大限度减少污染物产生和排放,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循环利用率。公司自研或引进行业先进的生产设备,通过技术创新优化生产工艺,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废弃物排放,使用清洁能源,实现了工厂的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

       这些措施不仅提高了公司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也为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做出了积极贡献。

 

天能持续占领技术创新制高点

       日前,在刚刚落幕的南京“新国标后中国电动两轮车的提升应变和发展趋势”论坛上,天能首次向行业全面呈现长寿命铅碳动力电池技术,引起了行业高度关注和热评。

       长寿命铅碳动力电池技术由微纳铅碳技术、绿色合金材料、高能正极技术共同构成。

       长寿命铅碳动力电池技术的成果转化推动天能电池实现动力和安全的能级跃升,促进动力电池行业及下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铸强天能制胜市场的核心竞争优势。

                                                                                 

 

三花智控和三花汽零双双入选浙江省科技领军企业

       近日,浙江省科技厅发布了2023年度浙江省科技领军企业名单,认定40家企业为浙江省科技领军企业,三花智控和三花汽零凭借在科技创新方面的卓越表现双双上榜!

       据悉,科技领军企业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省科技系统企业类的最高荣誉,专门授予科技创新能力强、引领作用大、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企业,对于发明专利、研发投入、高新技术产品占比和经济规模等维度都有着非常严格的考量。此次三花智控和三花汽零双双入围省科技领军企业,是政府和市场对三花科技创新能力以及发展水平的高度认可。

 

国泰萧星主持和参与的10项国家标准“组团”发布

       近日,国家标准委发布了2023年第9号标准公告,浙江国泰萧星密封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主持和参与的10项国家标准于2023年9月7日批准发布,其中9项标准2024年4月1日实施,1项标准发布日即实施。这种“组团”集中发布的盛况在密封垫片国家标准制修订历史上还是首次。

       国泰萧星作为填料静密封行业龙头,深度参与并引领我国密封垫片的标准化战略,是密封垫片国家标准归口的全国管路附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237)骨干成员,也是垫片标准制修订的主持和重要参与单位。公司总工程师吴益民任委员兼副秘书长,质量总监章佳红任观察员,品管部楼文超工程师参与了标准制修订工作。

                                                          

 

温岭水泵上榜长三角质量提升示范试点

       近日,苏浙皖赣沪市场监管局四省一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发布《关于开展长三角质量提升示范试点(第二批)建设工作的通知》,温岭水泵产业长三角质量提升项目成功入选,系台州唯一。

  泵与电机作为温岭的代表性产业,2022年,产业总产值已超650亿元,共生产水泵4270万台,三年间水泵行业规上企业数量增加81家,规上企业总产值增长72.65亿元,温岭制造的小型泵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超70%,国际市场占有率已达20%。

  围绕打造泵与电机千亿级产业集群目标,近年来,温岭聚焦水泵产业质量提升,实施质量、标准、品牌、知识产权等综合服务,积极拓展高端领域应用创新,大力招引强链补链延链项目,引导产业逐步从传统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从低端生产向中高端制造“双转型”。

  “我市还综合运用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质量管理等要素资源,投入1.8亿建成水泵、电机、ip防护、piv、精密测量等23个专业实验室,通过加快推动创业创新中心、国家水泵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浙江)(筹)等项目建设,为泵企提供一站式创新服务。”温岭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说。

    期间,温岭不断强化数字赋能,建设泵阀(泵业)产业大脑,已陆续上线20个应用场景,实现水泵产业业务、数据、系统“三贯通”,其中高效水力模型可节约企业90%以上的研发成本,研发周期缩短10%以上。

  “目前泵业产业链图谱已梳理全域产业节点209个,收录全国企业超6万家、泵业人才2万余人、国内外技术专利2万余项,分析短期内重点发展产业节点6个,相应收录补链企业150家。”这位负责人说,通过全链条管理闭环,推动产业集群向千亿级迈进。

 

扬帆起航!台州船舶1-8月出口增速超全国水平

       10月10日下午3点40分,伴随着响亮的汽笛声,台州枫叶船业有限公司建造的一条8.2万吨散货船在三门健跳港口正式离港。这是该公司今年出口的第三条万吨船。 

  今年以来,台州船舶工业出口持续表现亮眼,船舶交付捷报频传。据台州海关统计,2023年1-8月,全市13家船舶企业共出口各类船舶整船货值8.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6倍,增速表现超出同期全国、全省水平。

  作为船舶产业的“领头羊”之一,台州枫叶船业有限公司瞄准海外市场,出口量不断攀升。2023年以来,该公司已出口能载1800箱的集装箱船舶2艘,价值3.2亿元。目前还有2条均值过亿元的船舶在造,预计于明年上半年出口。

  枫叶船业这艘总长229米,型宽32.26米的大型船只,是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最新开发的第四代绿色节能环保卡尔萨姆型散货船。具有能耗低、安全可靠、操作灵活以及便于维护等特点。通过优化线形、螺旋桨、主机等措施,实现更低的燃油能耗。满足未来一系列节能减排环保等海事新规要求,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需求火爆,台州船企海外订单不断。枫叶船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叶敏透露,目前公司订单已排到2025年6月,共有6艘在造船,其中2艘将出口新加坡。今年2月,国营海东船厂制造的“泰维尔”号远赴阿联酋,为台州造船业迎来“开门红”,也预计于11月份再向阿联酋出口一艘2000吨游船。

  据了解,今年1-8月,台州船舶出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21艘,数量增长6倍,增速全省排名第一。

                                                                                                                                                  诸暨加快发展智能视觉产业 擦亮新兴产业“智能之眸”

      10月10日,在诸暨召开的2023智能视觉产业峰会上,高端车载光芯片产业化项目、计量级三维视觉产业化项目、多波束微波能量传输系统应用项目等8个优质项目集中签约。

  近年来,诸暨市抢抓“数字经济”风口,聚焦智能视觉领域,积极建设智能视觉产业园,将其打造成新技术、新业态试验场景集聚地,擦亮新兴产业“智能之眸”。自去年首批厂房交付使用以来,园区已累计签约入驻企业40余家,初步形成集聚集群发展格局。

  如今,智能视觉产业已成为诸暨市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催生“枫桥经济”开辟的新赛道。通过两年多的探索,该市先后引进了科大讯飞、芯云半导体等头部企业、高新技术企业100余家,初步形成了以智能视觉技术研发和设备制造为核心,赋能工业机器人、智能网联汽车、数字安防、航天航空等智能终端应用高质量发展的泛智能视觉产业链,总投资超500亿元。

  一批创新项目加快落地转化。生产基地设在诸暨智能视觉产业园,而研发中心设在杭州紫金港“诸暨岛”的杭州奥创光子技术有限公司,于今年4月投产,仅仅半年时间,就掌握了高能量高功率飞秒脉冲放大技术,成功推出系列化飞秒激光器产品,并在国内率先实现工业领域批量出货。

  更可喜的是,今年智能视觉产业链成为省产业链“链长制”示范试点,智能视觉产业平台也进入了国家重大项目清单,年产值预计可突破150亿元。

  接下来,诸暨市将迭代升级3.0版智能视觉产业专项扶持政策,给予空间保障、科技创新、创新金融、发展成长等方面10多项个性化、顶配版支持,尤其是力争将产业基金规模扩至100亿元,为项目人才插上金融翅膀。

  此外,诸暨市计划用五年时间聚焦智能视觉全产业链发展,打造具备国内先进水平的智能视觉创新和产业发展高地,通过大赛选星、招商引星、平台育星、政策扶星、服务暖星“五星”全要素保障举措,培育100家优秀明星企业,新增产值500亿元,形成群星闪耀、链式发展的良好格局。

 

缙云:数智赋能特色小镇 机床小镇迈向云端

       这些天,地处缙云县壶镇镇的丽缙高新区机床小镇施工正酣。总投资50.8亿元的怡亚通数智液压·高端装备机械产业城项目开工不到一周,土地已基本平整完毕,进入地质勘探、基础桩基施工阶段。这是缙云首个50亿元级单体制造业项目。

       山区县如何吸引大项目好项目?丽缙高新区管委会经发办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山区传统工业镇,壶镇镇过去的工业产业以本地的带锯床、缝纫机等为主,资源消耗较大,产品附加值低,工业用地发展空间极为有限。如今,该镇全力建设“万亩千亿”高能级新产业平台,以高端装备制造、智能家居、医疗健康三大主导产业为核心,闯出一条山坳坳里的工业化新路子。当地通过机制创新,全面提升服务企业效能,推出“拿地即开工”“快捷通道入境”“企业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等3项机制,对项目的招引落地、建设实施、竣工验收、投产达产等建立项目专班,进行全流程帮扶,确保项目尽早落地、全速推进。

       在这一过程中,缙云将机床小镇作为重要的招引育抓手。面积3.7平方公里的缙云机床小镇是山区26县首个成功命名的高端装备制造类省级特色小镇。为打造协同创新的企业发展平台,缙云建成锯床和特色机械装备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苍山科技孵化器等创新创业平台和缙云机床小镇大数据中心、中国锯切行业物联网大数据中心等数字平台,助力机床小镇智能化发展。机床小镇还以国家机器人特色产业基地、省级创新服务综合体、省级苍山孵化器和创客学院为载体,与各类人才专家、大专院校进行合作,招引院士团队入驻,并依托大数据中心,实现小镇项目、企业、人才等的动态管理。

       目前,缙云机床小镇已入驻企业360余家,其中规上企业79家,高端装备制造类产业企业覆盖率超80%,培育和引进了畅尔智能、晨龙锯床、前进暖通3家新三板上市企业。

 

“新三样”释放浙江外贸出口新动能

       除了传统的机电产品和纺织服装,光伏产品等“新三样”商品是近年来浙江外贸出口的“活跃板块”。浙江省光伏产品出口量在全国名列前茅,光伏产品成为浙江企业开拓“一带一路”市场的“拳头产品”。

       以浙江义乌苏的溪光伏产业园为例,这里汇聚了晶科能源、天合光能、东方日升、爱旭等几大光伏头部企业,产能规模逾100吉瓦(gw),产品涵盖光伏组件、太阳能电池组件等众多品类,今年1-8月,产业园总产值604亿元,占浙江新能源产品产值30%以上。

       走进位于浙江义乌的晶澳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几个生产车间内,全封闭全自动智能制造生产线正在有条不紊地高速运转,大批太阳能电池、组件等光伏产品正等待打包装箱,准备发往东盟等市场。

      “近年来新能源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我们公司的海外市场也从以往的欧美市场逐渐拓展到东盟、中东。”义乌晶澳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进出口经理周建英将眼光望向了更大的舞台。他表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为园区内企业的新能源产品打开共建国家市场提供了更多选择,“不少企业都将目光投向东盟市场,因为相较于欧美市场,浙江与东盟各国距离比较近,物流成本比较低,且东盟客户合作意愿也愈发强烈。”

       在横店集团得邦照明股份有限公司的车间内,一批led灯整装待发即将运往印尼。“由于东盟智慧城市建设等计划的陆续实施,加上当地照明产业链的不完善,泰国、马来西亚等国成为我们主要开拓的市场。”横店集团得邦照明股份有限公司进出口经理陈丽丽介绍,今年以来,公司在东盟市场的出口额超4000万美元,同比实现两位数增长,对越南的出口额已超去年全年。                          

 

中国光伏产业链陆续布局欧洲

       9月20日,欧盟委员会发布新的能源效率指令,该指令将于20天后生效。指令包括,到2030年将欧盟最终能源消耗减少11.7%,提高能源效率并进一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推动该地区在2030年底前将风电和光伏装机容量提高两倍等措施。除了欧盟主导的政策以外,欧洲多个国家近期更新了2030年的再生能源目标,如意大利宣布将光伏装机目标从过往的52gw上调至79.9gw,增幅约53%;西班牙则从39gw大幅上调至76gw,增幅为惊人的94%;长期作为欧洲光伏重镇的德国,则早在乌克兰危机期间就将装机目标从200gw改为215gw。9月12日,欧洲议会还正式通过决议,将2030年欧盟国家的可再生能源目标从32%提升为42.5%。欧盟委员会今年7月的民意调查显示,绝大多数欧盟公民继续支持能源转型,并期望欧盟对可再生能源进行大规模投资。

       欧盟新能源效率指令的出台和生效,将继续推进欧洲市场对包括光伏、氢能源、风力发电等新能源的需求增长。其实,自欧洲能源危机后,欧洲市场对中国光伏组件的进口大幅增加。2022年中国光伏组件出口同比增长67.8%,欧洲是中国组件出口规模最大的市场,2022年出口占比超过50%。今年上半年,中国出口光伏产品总计超过290亿美元,对应124gw的光伏组件和23gw的电池片,总计147gw的容量,其中向欧洲出口光伏组件达到71gw,再创历史新高,荷兰、巴西、西班牙成为中国光伏组件的前三大出口市场。另外,受东南亚、欧美、拉美等地区对光伏装机量需求加大,n型电池(n型硅片为衬底的电池片)供不应求以及国际能源署对全球光伏装机量预期的大幅上调等因素影响,可以预计2023年全年中国光伏产品出口额有望接近600亿美元,同比增长20%左右。

       同时,缺乏能源安全感的欧洲正努力打造光伏供应链,但欧盟各国的电价和劳动力成本更高成为制约欧洲打造光伏产业链的一个瓶颈。欧洲光伏技术与创新平台(etip)今年5月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发布一份白皮书称,能源和水这两个主要因素以及其他因素使得欧洲太阳能电池板的生产成本比中国高15%至33%;日前欧洲光伏产业协会表示,在欧洲生产太阳能电池板的成本,是目前现货价格的两倍多。从中短期看,受本土制造规模、生产成本和生态链等限制,欧洲难以在短时间内大规模实现光伏供应链本土化,预计仍需较长时间借力中国助其光伏行业发展。咨询公司麦肯锡不久前撰文指出,欧洲目前所需的太阳能光伏板几乎完全依赖从中国进口。中国在太阳能光伏供应链中占据主导地位,其硅片产量几乎占全球的95%。除了德国瓦克化学集团(wacker chemie ag)生产光伏级多晶硅外,光伏产业链各生产环节的前五大公司都在中国。另据去年7月国际能源署(iea)发布的《光伏全球供应链特别报告》称,到2025年全球光伏组件生产关键部件将几乎完全依赖中国。根据在建产能预测,届时中国多晶硅、硅片在全球的生产份额将达到95%。

       面对欧洲市场的强烈需求,目前中国光伏产业链已经有不少企业陆续在欧洲展开布局,隆基绿能计划六个月内在德国建立中国太阳能企业在欧洲的第一家工厂。此外,晶科能源、天合光能等也均在考虑在欧洲建厂的相关事宜。而逆变器方面,目前包括阳光能源、固德威、锦浪科技等在内的多家企业在欧洲已实现盈利。

 

90%商品将零关税!塞尔维亚成中国第29个自贸伙伴

       10月17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与塞尔维亚国内和对外贸易部部长莫米洛维奇,分别代表本国政府签署《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塞尔维亚共和国政府自由贸易协定》。

       这是中国与中东欧国家签署的第一个自贸协定,也是中国签署的第22个自贸协定,塞尔维亚成为中国第29个自贸伙伴。中塞自贸协定谈判于2023年4月启动,9月底实质性完成。协定签署后,双方将分别履行各自国内法律审批程序,推动协定早日生效实施。

      中塞自贸协定重点就货物贸易作出相关安排,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自由化水平高。中塞双方将分别对90%的税目相互取消关税,其中,超过60%的税目将在协定生效后立即取消关税。双方最终零关税税目的进口额比例都达到95%左右。

       二是产品覆盖面广。塞方将中方重点关注的汽车、光伏组件、锂电池、通讯设备、机械设备、耐火材料、部分农水产品等纳入零关税,有关产品关税将从目前的5%-20%逐步降至零。中方将塞方重点关注的发电机、电动机、轮胎、牛肉、葡萄酒、坚果等纳入零关税,有关产品关税也将从目前的5%-20%逐步降至零。

       三是便利化措施实。双方将深化海关合作,加强信息交流和沟通协调,并对简化贸易程序、风险管理、透明度、预裁定、“经认证的经营者”制度、合作与磋商等作出具体规定。特别是引入原产地自主声明,便利企业享惠。

       中塞双方推进贸易自由化便利化,不仅有利于扩大双边贸易,而且有利于促进双方投资合作和产业链融合,更好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共同提升国际竞争力。

 

10个重点行业稳增长方案发布

       工业和信息化部近日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机械、汽车、电力装备、电子信息制造业等4个重点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有关情况。至此,10个规模大、带动性强、关联性高的主要制造业行业稳增长方案均已印发实施,形成合力推动工业发展稳中向好、提质增效。

      “这10个行业增加值合计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七成左右,稳住这些重点行业,基本上就稳住了工业经济。”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表示。

       稳住工业经济大盘的“压舱石”。前7个月,装备制造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1%,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的贡献率将近50%。抓住向好趋势,机械行业聚焦11个细分行业编制方案。电子信息制造业稳增长方案提出,2023至2024年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平均增速5%左右,电子信息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营业收入突破24万亿元。

       促进原材料行业平稳运行。前7个月,原材料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2%,新材料占原材料工业比重超15%。石化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等4个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着力巩固去产能成果,扩大有效供给,加快技术改造,推进绿色智能转型。                     

       加快培育“新三样”增长点。前7个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63.6万辆,同比增长1.5倍。在汽车行业稳增长方案中,明确提出“2023年新能源汽车销量900万辆左右”的发展目标。此外,将统筹资源支持新型储能产品、光储融合项目等攻关突破,着力推动新型储能产业加快发展。

 

海关总署:11月1日起取消出口货物原产地企业备案事项

        海关总署日前发布公告,决定自2023年11月1日起取消出口货物原产地企业备案事项,原产地证书申请人可直接通过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互联网 海关、中国贸促会申报系统等申领原产地证书。

        原产地证书是贸易关系人交接货物、结算货款、索赔理赔、进口国通关验收、征收减免关税的有法律效力的凭证,它还是出口国享受配额待遇、进口国对不同出口国实行不同贸易政策的有效凭证。

        自2023年11月1日起,海关将取消出口货物原产地企业备案事项。

        原产地企业备案取消后,企业办证流程简化,企业最快可在1个小时内熟悉业务并完成证书办理,办理时长大大缩短,避免出口货物国外滞港等问题出现。

 

 

网站地图